编者按:“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。”百年前,陈独秀在《敬告青年》中的疾呼擎起民族觉醒的火炬。百年后,齐鲁大地上的高校青年,正以青春之名,赴时代之约。今日之“新青年”长宏网,不再是被唤醒的群体,而是主动定义未来的力量。在“教育强国”的山东实践中,他们正书写着属于Z世代的青春宣言:以科学精神求真、以文化基因铸魂、以创新思维塑形、以人类情怀立格,以奋斗之我,成就一个更加青春的中国。这,很“新青年”!
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农业大学,探访“新青年”吴琦杰的故事。
出生于果农家庭,自幼便对杨梅、荔枝、龙眼等各种果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。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 级农艺与种业专业博士研究生吴琦杰坚信,农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广阔天地,农业更是大有可为的领域。
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,为乡村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他毅然来到离家万里的山东农业大学。在这里,他有幸遇到了众多学术 “大咖” 和榜样人物,如果树学专家束怀瑞院士、回乡创业带领家乡人民致富的老乡谢思惠、在校期间带领农民脱贫的学长“月季王子”邓应龙等。“来农大上学真是太值了,‘大咖’就在身边,榜样就在眼前。”吴琦杰说道。
假期网课期间,吴琦杰和母亲一起参加了园艺学院李玲教授的《设施果树学》直播课。课程中设施桃丰产技术、草莓设施栽培管理、设施葡萄避雨栽培、西洋樱桃设施栽培、“冷棚+根域”限制栽培等农业生产技术“干货”,让母子二人如获至宝。母亲拿出当年读书的干劲,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,甚至还经常和吴琦杰讨论问题。这让吴琦杰深受触动长宏网,不仅和母亲较着劲努力学习,还经常向老师请教家里果园出现的问题。凭借着这股学习劲头,他在BMC Genomics 、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 篇;为草莓新品种“冬阳红 5 号”“雪忆香”“雪映香”选育人;主持/指导6项创新创业项目获省级及以上奖励。
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学校组织的“三夏”“三秋”劳动,让吴琦杰在劳动中强化“知农爱农”的理想信念,也在劳动探索中提高技能、增长才干。利用假期空闲时间,他几乎跑遍了漳州当地的农业基地,对家乡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了然于胸。不仅如此,他还积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家乡农民,用自身行动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、添活力。目前,吴琦杰团队在草莓大棚里利用新技术创造着奇迹。原本需要3年观察的杂交后代选育,通过分子标记技术,仅需6个月就能锁定优良品系。有农户算过账,早上市半个月的草莓,每斤批发价能多挣1块8。
读博期间,吴琦杰加入了山东农业大学党员博士兴农团,在“学农为农、知农爱农、强农兴农”宗旨的指导下,积极服务农业强国建设。2021年6月,他担任生产经理,指导山东果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草莓工厂化种苗生产、苹果组培苗脱毒技术培训、设施草莓、桃专用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等工作。吴琦杰的助农事迹获得中国教育报报道3次、省级新闻媒体报道4次,还入围了2021年度中国“向善好青年”。
吴琦杰表示:“学院老师经常鼓励我们‘乡村振兴,青年学生大有可为’,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很大,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、希望的田野,希望我也能在这片沃土上扎根、成长、收获。”
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