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很久以前曾经去过嵊州的王羲之故居启盈优配,对于绍兴这样一座人文历史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来说,只能算是沧海之一粟尔。但当我在新昌县摩旅的时候,发现几十公里开外的大山深处,竟然还有个“古金庭观遗址”,好奇心一起,自然就打算前往探个究竟,去看看这位书圣隐居地的真实现状。
不过在这里我得先吐槽一下进山的路况,或许是为了治理旁边山体的塌方吧,有相当长的一段盘山公路正在进行施工。除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碎石砂粒外,部分区域还堆着许多山上滚下来的成堆岩块,从它们身边经过的时候,着实需要小心谨慎,一点马虎也要不得。
关于古金庭观遗址目前存在两个主要说法:一是现存的嵊州市金庭镇金庭观,二是新昌县王罕岭的古遗址,就是我这次前往的地方。因为我不是学历史的,作为看客,只觉得他们各自都有道理。比如用新昌人的视角,“根据历史文献考证,王羲之最初创建的金庭道院应位于新昌县王罕岭,而现存嵊州金庭观为后世重建的关联遗址。核心依据梳理历史文献佐证:唐代裴通《金庭观晋王右军书楼墨池记》明确记载王羲之旧宅在剡县(今嵊州、新昌)东南七十里的大湖山(即王罕岭),并描述了书楼、墨池等遗迹。宋代《剡录》与明代《赡学田记》均提及金庭观位于王罕岭,且明代记载崇妙废观(即古金庭观)的田产归属争议,进一步印证其位置。地理特征分析:王罕岭的地貌符合道教经典《真诰》描述的“下有丹池赤水”“五色金”等特征,与王羲之归隐修道需求契合”。而现存嵊州金庭观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但更多体现后世对王羲之文化的纪念性重建,如右军祠、书圣殿等。
但是别看新昌方面对此事引经据典言之凿凿,等我饱含期待地抵达目的地,却倍感失望。事实上启盈优配,这里的“古金庭观遗址”没有保留或者重建任何建筑。除一座石碑和一块牌匾外,也就只剩下一棵老树了,那场景,怎叫一个“寒酸”了得。
挂着难以置信的表情,我连续向旁边正在跟人聊天的老农询问和确认,“古金庭观遗址”确实就近在眼前,甚至连上马石都不知道在哪里。真是活久见了,既然自己都如此不重视和珍惜,何苦还让一大堆老师在网上发文,去跟嵊州的金庭观争长论短呢?关键还害我空跑一趟,安昌文旅若看到此文,请赔我油钱,呵呵。
(图文作者:阿陆,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,欢迎转发分享、内容指正、评论、点赞和关注,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,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!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,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、代拍、代打卡服务,欢迎洽谈,附赠所有拍摄素材。)
关于交通,自驾按导航走即可启盈优配,除了部分施工路段需要当心点外,其它都是正常行驶。
最后效仿诗仙,赋首此行的感想吧,
《打油·新昌古金庭观遗址怅怀》
古观金庭没野蓬,空遗老树啸酸风。
欲寻书圣归隐处,破落屋前问老农。
……词穷,卡壳了,后面你们接吧
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