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9月9日,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,标志着持续了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走向终结赢翻网,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在这一刻宣告结束。
然而,法西斯的灭亡对于某些国家来说,并不是梦魇的终结,而是新一轮挑战的开始,尤其是土耳其。土耳其虽然深刻反思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站错阵营的惨痛教训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持了中立,并巧妙地与法西斯和同盟国之间保持秘密联系,起到了一个“墙头草”的作用,成功避免了战后像其他战败国一样被反法西斯同盟彻底清算。然而,土耳其位于重要的地理位置——土耳其海峡,成为了美国和苏联争夺的焦点,这让土耳其的战略地位变得愈发复杂。
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土耳其作为战败国被《色佛尔条约》摧残得几乎没有任何土地,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的一部分,但在凯末尔的英明领导下,土耳其逐步恢复了部分国土,尤其是重新占据了土耳其海峡的两岸。尽管1936年《蒙特勒公约》规定,在任何情况下,军舰通过土耳其海峡时不得使用舰载飞机;战时如果土耳其保持中立,则禁止任何交战国的军舰通过海峡,若土耳其参战,则由土耳其决定是否允许军舰通过,然而战后,土耳其海峡的战略重要性已不再仅仅由土耳其掌控。
展开剩余77%由于土耳其海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苏联黑海舰队的进出,影响了其向中东地区的军事扩张,苏联一直表露出想要掌控土耳其海峡的强烈意图。与此同时赢翻网,美国则力图通过推动土耳其在1952年加入北约,进一步遏制苏联在西南方向的扩张,确保了土耳其的安全,也有效封堵了苏联的西南大门。
对于土耳其来说,能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无疑是一种荣誉,毕竟自凯末尔时代起,土耳其便确立了“脱亚入欧”的国策,并一直在为融入欧洲、走向西方而不懈努力。然而,土耳其的热情很快遭遇了北约和欧盟的冷遇。北约拉拢土耳其并非因为欣赏其本身的实力,而是出于战略考虑,需要土耳其作为西方防线的一部分,抵挡苏联在西南方向的扩张;而欧盟则更为直白,一再表态称基督徒与穆斯林的文化差异太大,难以彼此认同。
这让土耳其颇为愤怒,但并未产生深远影响,毕竟土耳其缺乏足够的实力来左右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博弈。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,社会主义阵营崩溃,土耳其迎来了它曾经期待的历史契机。
然而,随着冷战的结束,土耳其面临的挑战并未结束。冷战时期,土耳其之所以能与美欧国家保持亲密关系,根本原因在于其战略地位,成功地封堵了苏联在西南方向的扩展,成为西方对抗苏联的关键枢纽。而如今,随着苏联的解体,西方国家已经不再需要土耳其作为防线,土耳其在西方阵营的地位也迅速下滑。
面对被西方世界冷落的现实,土耳其开始重新思考其战略定位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土耳其提出了通过领导伊斯兰世界来实现国家复兴的想法。然而,这一战略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诸多困难。土耳其虽拥有强大的历史文化底蕴,但缺乏像沙特阿拉伯那样的经济实力,也没有埃及那样的政治影响力。而且,作为逊尼派国家,土耳其始终难以突破什叶派的强大对立,尤其是在与伊朗的关系上,土耳其难以化解双方的深刻矛盾。更重要的是,许多中东国家曾深受奥斯曼帝国的压迫,当看到土耳其试图再度领导伊斯兰世界时,许多国家纷纷表示拒绝。
土耳其的“回归东方”的梦想很快破灭。然而,这并不令土耳其感到意外。毕竟,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矛盾错综复杂,尤其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对立,成为了土耳其想要整合伊斯兰世界的最大障碍。宗教矛盾比其他形式的矛盾更加难以调和,因此土耳其不得不放弃以宗教为纽带来整合伊斯兰世界的梦想。
于是,土耳其又提出了通过民族联系来整合突厥世界的构想。如今的土耳其不仅自豪地称匈奴为祖先,甚至不惜通过某些言辞夸大历史,把长城视为中国为防御土耳其的“墙”,这种言论极大地反映了土耳其在政治上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。尽管“泛突厥主义”似乎更加空幻不实,但由于其梦幻性质,也为其提供了某种重新创造历史的空间,最终土耳其在突厥世界中赢得了主导地位。
随着苏联解体后,曾是苏联势力范围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纷纷脱离,开始寻求独立。由于这些新独立的国家经济困难,土耳其抓住机会,通过推广“泛突厥主义”,开始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积累人气,推动以安卡拉为核心的“泛突厥主义联盟”逐步成形,土耳其也因此充满了恢复昔日荣光的希望。
然而,这一过程的推进无疑会与上海合作组织产生冲突。上海合作组织经过多年发展,合作范围涵盖贸易、能源、科技等多个领域,影响力日益增强,吸引了包括印度、巴基斯坦和伊朗在内的众多国家加入。土耳其力图通过“泛突厥主义”增强在东方的影响力,但无论其如何努力,仍难以对上合组织的扩展构成实质性威胁。毕竟,与上合组织的整体利益相比,土耳其的贡献较为有限。
尽管如此,土耳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不容忽视。中亚各国与土耳其保持密切联系,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,中亚成为了“泛伊斯兰主义”和“泛突厥主义”思潮交汇的热土。土耳其为了巩固其在中亚的地位,可谓是费尽心机。然而,这也意味着这些国家可能在上合组织和外部力量的博弈中成为“墙头草”,随风而动,这无疑为上合组织的未来带来了潜在隐患。
更为复杂的是,尽管土耳其努力向东看,它依然是西方阵营的一员。在俄罗斯仍存在的情况下,土耳其始终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。因此,土耳其与上合组织的对撞,实际上也反映了西方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的博弈,这一对抗将持续许久,而土耳其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。
这篇文章如有疏漏,请随时指正。
发布于:天津市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